约2630字。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设计者:朱雄英工作单位:十堰市第四中学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散文家谈散文》 学科 语文 总课时数 1课时
版本名称 江苏教育出版社 页码 140页 执教者 朱雄英
单元章节名称 第四单元 年级 九年级 册次 上册
教学分析
教材
分析 《散文家谈散文》是苏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读书(四)—阅读有独特的感受”。本单元教学目标是学会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与想像,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了解散文、小说、诗歌的文体特点与作者表达的感情,并在阅读中形成自己对三篇作品的独特感受与评价;把握三篇评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它们的共同特点与个性特点,掌握简单的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能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对具体作品的评价;养成勤于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学会发现“常见”的事物与人物的独特的美等。
《白鹭》是郭沫若的一篇诗性的散文,通篇歌颂了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文章使用粗线条勾勒与大写意的手法表现白鹭,重神韵的刻画不重实在的描写,同时巧用衬托比较。生动地写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晓雪的散文《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文字既有挥洒自如的特点,又兼具文笔优美与科学严谨的特点。作者从三方面评价《白鹭》,文字上“非常精彩、极其简练”;感受上是“独特的感受”与“独到的认识”;意境上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作者大处着眼,以大写小,以小写大,从散文的随意性与多样性入手,大气而不拘束。
这是初三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评论,学生接受会有一定困难。但学生已经在前三单元里学习了“吟哦讽咏而后得之”、“感悟品味欣赏”及“学学牛吃草”的读书之法,只要引导合理,学生会接受得了。“学会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与想像,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的目标的实现为突破难重点理解评论中作者的观点奠定了基础,也使写简单评论这一难点得以突破。因此,赏析《白鹭》尤为重要且必要。姚鼐的引文理解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白鹭》的特点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评论的主要观点及其特点。
3、学会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与想像,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4、学习用百字来表达自己对具体作品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感悟品味欣赏,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完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养成勤于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学会发现“常见”的事物与人物的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