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洪劬颉<br>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br>
江南,青石街道,日落时分,残阳慢慢地滑向地平线,两旁房屋青苔斑驳,万籁俱寂,远处传来几声犬吠,马蹄声声,渐远渐近,骑马的人的目光,骤然落在坐在门窝里的女人身上……<br>
我相信你的想象已经在时空间穿梭,将思考定格于创造这美丽如梦之境的郑愁予,他生于北方的济南,在南京度过了童年,16岁那年(1949年8月),踏上江宁号轮抵达宝岛基隆。<br>
《错误》发表于1954年,当时郑愁予先生21岁。据说这首诗发表之后,引发了宝岛内一股浓郁的乡愁,我们且不说从这首诗读出来的“乡愁”情绪是否是误读,单就此可知,这首诗在当时产生了多么深广的影响。还不仅仅如此,这首诗也为郑愁予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即使是不甚喜欢现代诗的知识分子,也以吟唱“我打江南走过 /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为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br>
是这首诗唤醒了乡愁,还是激起了故土之恋?是委婉的爱情抒发,还是……迷蒙不定的诗旨指向多元的不确定性,我们感动于此,也许读到的是爱情,也许是思念、家园、故土……<br>
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一思妇盼望归人的执著的爱情,意境优美而深婉,具有独特的婉约美的特质。如果仅仅知道此,还是不能玩味出诗的趣味。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诗的叙述视角,是“我打江南走过”,看到“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后面的情景都是“我”眼中所见、心中所思、若有所悟、若有所答。这一点能叩动人的心灵,令我们不仅想到唐诗中《》的:“       ”,写思念归人,将笔触落在思念者上的,在古今中外诗歌中举不胜举,那种直接描摹、直抒胸臆的思念也可以<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