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520字。
高一语文读本文言文练习题
郑伯克段于鄢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想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国不堪贰 ( ) (2)姜氏何厌之有( )
(3) 夫人将启之 ( ) (4)臣请事之 ( )
(5)请以遗之 ( ) (6)今京不度 ( )
(7)既而悔之 ( ) (8)公伐诸鄢 ( )
(9)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 (10)无生民心 ( )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鄙: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3)焉: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4)姜氏欲之,焉辟害?
A.(1)(2)相同,(3)(4)也相同。 B、(1)(2)相同,(3)(4)不相同。
C.(1)(2)不相同,(3)(4)相同。 D、(1)(2)不同,(3)(4)也不同。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于:遂寘姜氏于城颖 郑伯克段于鄢
B.及: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C.之:姜氏何厌之有 臣请事之
D.以:请以遗之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4、下列与“姜氏何厌之有?”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君何患焉 ? B其谁曰不然?
C遂为母子如初。 D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5.翻译下列句子。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重耳之亡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渭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 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 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候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寘璧焉。公子受飧返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浴,薄而观之。( ) (2)乃馈盘飧,置壁焉。( )
(3)醉而遣之 ( ) (4)将适齐 ( )
(5)离外之患 ( ) (6)有人而校 ( )
(7)皆足以相国 ( ) (8)则就木焉 ( )
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