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写作资源开发实验与研究
——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课题组(执笔:苏连富)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受制于有限的生活空间,写作内容空洞、枯燥,导致无话可说或抄袭应付。如何让学生言之有物,抒发其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同时,我们学校所在的平阳县无论在人文景观还是自然资源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国家级海洋贝类保护区——“贝藻王国”南鹿岛;国家级风景区——南雁荡山;畲族文化乡——青街;全国象棋之乡、浙江历史文化名镇——腾蛟;数学家苏步青故居等。由此,我们思考如何引领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写出鲜活而有生机的作文。另外,我校地处温州,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热潮催生了一批诸如中国皮都——水头,礼品之乡—— 郑楼等一批经济特色强镇,这些资源的开发都可以极大地丰富广大学生的写作资源,更有可能使其作文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人文性与自然观相结合的特色。
依托全国“十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我们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立足地方特点,有信心在写作教学研究中作出积极的尝试。
二、课题实验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我们参照总课题组的实验内容“7、写作教学的资源开发”与“9、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初步确立本课题。具体实验框架如下:
1、以地方资源丰富写作素材的实践研究
2、开发地方性写作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3、采风式写作的教学指导研究
4、运用信息技术(校局域网)辅助写作资源开发的研究
5、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写作教学成果的尝试性研究。
三、实验研究的假想
1、实验的设想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地方资源与校本资源的优化整合开拓写作教学的新途径、探索新方法,试图达成下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