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道题,约5260个字。
  九年级语文上第二次月考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5分)
  锲()而不舍咀嚼()吹毛求疵(   )   xi(    )戏面面相qu(     )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人民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
  B.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C.《自然》杂志刊登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Ⅰ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报告。
  D.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3.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②,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③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⑤,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
  ⑦,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⑨诗言志。我们可以从《渔家傲》中的“,”体会到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可以从《破阵子》中的“,
  ”明白辛弃疾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2)班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分成四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四个专栏。(13分)
  4.专栏一:【看名人怎样读书】(2分)
  名人们读书的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提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陶渊明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等等。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5.专栏二:【你说我说说读书】(3分)
  在讨论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6.专栏三:【读图时代学读图】(4分)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面是张红同学找到的一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

  7.专栏四:【文化长廊——名著大家读】(4分)
  a 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 》,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______;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         ;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