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职高版《意大利蟋蟀》教案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拟人手法在说明事物时的作用。
  2. 体会科学小品语言形象化的特点。
  3. 理解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感情。
  二、教学设想:
  1. 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2.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初读课文,弄清全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一、开场白:
  蟋蟀鸣叫的声音人们大都听到过。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磨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
  作者法布尔在这里带着欣赏、赞美的感情,介绍了意大利蟋蟀的生活习性、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因家庭贫穷,4岁左右,父母送他到祖母家生活,7岁时接回家,送进村中小学,10岁时随全家迁入罗德茨市。中学阶段,家庭几度迁居,法布尔不得不做工谋生,无法正常读书。15岁时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师范学校,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担任初中教员,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他是\'难以仿效的观察家\'。
  《昆虫记》是以大量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报告材料组成的巨著,共10卷,220余篇文章。主体内容是对昆虫世界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同时也收入了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有科普知识性的文字。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字。它的文笔质朴,别有风味,读者非常广泛。
  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及内容:
  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意大利蟋蟀的活动季节。
  第二部分(2-5)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形体特征和迷惑人的发声特点。
  分两层:第1层(2)简要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形体特征和习性。
  第2层(3-5)描述意大利蟋蟀的发声特点。
  这一层写得较为具体细微,正是意大利蟋蟀这种不同异常的发声,才引起了作者观察、研究的兴趣。
  第三部分(6-12)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
  分两层:第1层(6-8)介绍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