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50字。
《济南的冬天》备课资料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四季景色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个性特色。文章多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以及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紧扣“温晴”二字,描绘了一幅济南冬景图,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现在,让我们在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引导之下,一起——
  1.感受济南冬天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感情。
  2.学习从不同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品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景物的语句。
  4.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走进作者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二、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三、相关知识
  [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6月23日] (十大文化偶像出炉) 时间:6月6日—6月20日 参加人数:14万多人 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的“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于6月20日正式揭晓,十大获选偶像名单出炉,老舍以25220票位居第五。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说的是,如果老舍不是自投太平湖自尽,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将授予他。作为一名满族作家,老舍狂热地迷恋单弦、大鼓这些俗文化,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老北京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话剧《茶馆》更是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融入文本
  一、跨越障碍
  1.生字辨识
  济(jǐ)南 奇迹(jì) 伦敦(dūn) 暖和(huò)
  着(zhuó)落 髻(jì) 看(kān)护 镶(xiāng)
  宽敞(chǎng) 水藻(zǎo) 贮(zhù)蓄 澄(chéng)清
  2.重点词语注释
  [响晴] 晴朗无云。 [响亮] 这里指天气晴朗、燥热。
  [温晴] 温和晴朗。 [安适] 安静而舒适。
  [水墨画]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画的画。 [贮蓄] 存放、储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