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30个字。
《〈家〉的序和跋》导学
四川何泽彬
学习内容指要
1.生字识记
序跋(bá)
扉页(fēi)
诅咒(zǔ zhòu)
赘余(zhuì)
憎恨(zēng)
2.多音辨读
3.形近辨析
4.词语解释
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
寒暑: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一整年。
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说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吐露: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垂死:将死。
周密:周到而细致。
掩饰:设法掩盖。
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5.作家作品
巴金,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
6.结构图示
重点难点精析
1.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整体把握课文.
⑴《序》中的关键句子分析。
①中心句: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解析:《家》是作者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产物。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的图画,让读者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②重点句:为的是来征服它。
解析:引用罗曼.罗兰的哈,表面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个生活的悲观论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他是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③总结句: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解析:既写出了作者勇往直前的精神,由于当时的思想局限,呀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朦胧感。作者的这种迷茫在文中也一再表露,这一点是次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④过渡句:事实并不是这样。
解析:“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悲观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⑵《跋》中的关键句子分析。
①中心句: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解析: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过“冷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