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30个字。
  读写结合,科学训练
  广东省普宁市大坪中学余石磊
  “阅读”与“写作”是同一系统中的二个子系统,系统理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把读写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循序进行整合训练。迁移理论认为,读与写具有相同的因素,教材就是中介,抓住读与写的结合点,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实现读写迁移。信息论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读是输入,写是输出。传统的“读写结合”侧重仿写,注重写作技巧的学习借鉴模仿,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科学序列;而新课标下的读写结合,注重读写结合点的契合,注重科学的训练,注重学习主体对文本的感悟,从阅读中学习语言,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把阅读感受和体验转化为语言文字。科学地安排读读写写,更好地调节课堂结构,使整个课堂始终处于鲜活生动的过程之中。
  一、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一)读写结合的基本原则
  “读写结合,序列训练”是为了促进语文整体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确定和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读写对应原则”。在“读”中求“学”,在“学”中求“写”。
  2.教育性原则。做到练文育人,在进入序列训练时进行思想、知识、技巧、方法的教育。
  3.开“源”导“流”原则。既要开直接生活之“源”,积累
  写作素材,又要开间接生活之“源”,吸收语言、借鉴写作技巧。
  (二)读写结合点
  读写对应原则要求读写要有相应的结合点。所谓读写结合点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如读题目,要求读懂会意,写则要求会拟题目;如记叙文涉及的“要素”这个“读写结合点”就可以划分为“人物”(分析人物与刻画人物)、事件(理清事件与叙述事件)等具体的“读写结合点”。按照“读写结合点”来设计,根据文体分类,初中共设计36个“读写训练点”,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记叙文的“读写结合点”设计:
  ① 会读题目与会拟题目。
  ② 弄清要素与与交代要素。
  ③ 把握中心与交代中心。
  ④ 理清内容与选用材料。
  ⑤ 循序读文与按序作文。
  ⑥ 抓线索读与按线索写。
  ⑦ 分析人物与刻画人物。
  ⑧ 理解事件与叙述事件。
  ⑨ 领会情景与表达情景。
  ⑩ 抓住细节与描写细节。
  ⑪ 划分段落与安排层次。
  ⑫ 细读开头与写好开头。
  因此,阅读教学要紧扣课文,把读写结合的基础知识落实课文。根据训练内容,一般应抓好八个结合点:
  1.读课文、学词语、理解词语——作文中的练句,进行词的逻辑归类。
  2.读课文、学句子、分析句式——作文仿句、进入句式练习。
  3.读课文,学句群,掌握组句规律——作文中进行仿句练习。
  4.读课文、学分段、概括段意——作文中进行谋篇布局、拟写提纲训练。
  5.读课文、抓重点、理解层次——作文中的练习写片断。
  6.读课文,学习归纳主要内容——作文中进行选材练习。
  7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作文中学习如何运用表达方式把内容写具体的训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