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30个字。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六)
第六单元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应用(30分)
1.古诗填写。(8分)
①千嶂里,。(《渔家傲》)
②人不寐,。(《渔家傲》)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浣溪沙》)
④《过故人庄》中借助由近及远的手法描写农家幽美景色的句子是:“,。”
⑤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2.常识填空。(9分)
①《小石潭记》是系列山水游记《》之一,作者柳宗元文学成就突出,与韩愈、王安石、苏轼等人被称为“”。(2分)
②徐霞客是明代著名家,他用三十多年旅游勘察的记录写成一部我国著名的古代游记和地理学名著《》。(2分)
③范仲淹是(朝代)著名家、家;陆游是(朝代)著名爱国诗人。(2分)
④“待到重阳节,还来就菊花。”古人过重阳节,除了赏菊花外,还有哪些形式?(至少写出两个)(2分)
⑤“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句诗中的“桑麻”指的是。(1分)
3.下列句子朗读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C.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解释下面带“然”字的加点词语。(4分)
①佁然不动:②欣然起行:③杰然天半:
④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5.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7分)
①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这两个诗句描写农家什么时候的什么情景?表达了农家怎样的性格和感情?(4分)
②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这三个词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所写的时间是一天的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3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1——6题。(21分)
①从小丘西行进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①隔篁竹()②参差披拂()
③佁然不动()④俶尔远逝()⑤往来翕忽()
2.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犬牙差互()
③隶而从者()
3.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2分)
A.全石以为底B.卷石底以出C.以其境过清D.因以为号焉
4.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6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上文第①—④段依次写了发现小潭、、和潭中气氛。(2分)
6.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两条横线可填入原文句子),这种心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