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30字。
虞 美 人
执教:程红林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入情入境,熟读成诵。
2、理解李煜词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走近李煜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密布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公元978年7月7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后人有诗叹曰:“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他是谁吗?
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目光回首家破人亡的不幸命运。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传诵千古、凄凉如挽歌般的杰出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二、简释课题,了解《虞美人》
词牌名虞美人的由来,源于项羽与虞姬的悲剧故事: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三、真情诵读,感知文意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诵读。
3、指名学生试读,点评并相机作诵读指导。
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把握感情基调:愁、忧伤之感)
整体:低沉凄楚、曲折迂回。(节奏舒缓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