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8520字。高二语文阶段测试(三)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
  C.箴言/缄默无言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随着通讯日益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
  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B.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
  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C.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到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
  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
  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