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60字。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江苏省仪征市张集实验学校 徐义梅
一 童年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童年时外祖母给予“我”的爱心。
3、了解自传体小说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
抓住特征,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特点。
设计思路:
教学这篇课文时,应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明确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能分辨出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刻画的人物性格。再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记忆中的朋友每个人都有很多。你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为什么难忘?说出来,给同学们听。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高尔基少年时的朋友跟我们的朋友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童年的朋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咕哝( )( ) 诅( )咒 两颊( )
发绺( ) 马鬃( ) 腔调( )
胸脯( )——果脯( ) 露( )馅——暴露( )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外祖母头发、眼睛、声音、微笑的句子。
头发:
眼睛:
声音:
微笑:
3、朗读文中描写外祖母的段落,请根据给出的词语,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外祖母性格特点的相关语句。
慈祥:
宽容:
温柔:
开朗乐观:
可爱:
4、介绍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三、自主学习
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 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
2、 标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 文章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5、 外婆在孩子的眼睛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为什么?
6、 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四、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决疑难问题。
2、全体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3、重点解决以上4、5两题:4 黑眼睛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那黑得像黑樱桃般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活力,愉快,温暖。 5 因为她不仅善良,有爱心,还把我领倒光明的地方,给了我关怀,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五、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二 一 面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2、 学习鲁迅同情爱护劳苦大众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和工农站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立场,激励学生以鲁迅为榜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 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4、 体会文章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
5、 学习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 语言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2、 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感=格发写法。
教学方法:启导式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问:同学们知道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谁吗?是鲁迅先生。有关鲁迅先生的生平,哪位来介绍一下?(学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其实,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面》一文,相信大家学过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先生有更深刻的了解。
2、板书课题
3、作者简介
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 )到北面 地窖( ) 摩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