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90字。江西省临川二中2008-2009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愆(qiān)期        潺湲(yuán)        修葺(qí)      便(pián)言令才
  B. 歆(xīn)羡         衣衿(jīn)         喋(dié)血      夙(sù)兴夜寐
  C. 追溯(sù)           踟蹰(zhú)        尸骸(hái)      妄自菲(fěi)薄
  D. 创(chuàng)伤       浸渍(zì)         租赁(lìn)      越陌(mò)度阡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气概    彷徨    奢靡    萍水相逢      B. 蹊跷   屏嶂    瓶颈   陨身不恤
  C. 落寞    寒喧    蹒跚    戮力同心      D. 凛洌   桀骜    磐石   蛛丝蚂迹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      仍在修复当中。
  (3)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
  A. 捐赠    日前    氛围                 B. 馈赠     日前    气氛
  C. 捐赠    目前    氛围                 D. 馈赠     目前    气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如何。
  C. 这次比赛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D. 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了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 呜呼!我说不出了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C. 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D. 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路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