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40字。
  看电视,写作文,让人物站起来
  ——《女娲造人》教学案例
  【主题与背景】
  就《女娲造人》一文的神话色彩而言,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很多类似的创世神话,因而在语言及内容理解上不存在多大问题,如此简单的内容在上课时安排哪些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训练得到较大的收获, 让我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后来我想到,第四单元的语文活动时,我在班上让学生以《我在月球上》为题轮流创造了一部小说,孩子的想象力让我惊讶,让我惊喜,也让我惊叹 !!虽然生源比较差,但是每个孩子的想象力这种潜能是无限的。不过学生对于人物的描写功底太差,不知该如何去描写人物,无法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描绘出来,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丰满,无法打动读者!所以我设想利用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对比来训练学生注重刻画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哪些方法!
  【建议思考的问题】
  学生写作中暴露出人物的描写苍白无力,教师期望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影音资料,通过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对比,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欲望,以达到训练其丰富的想像力和写作中注重人物描写的目的。
  【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在书上找出女娲造人的原因?
  生1:§1“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生2:§2她觉得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师:那我们的语文书上描写这一段时运用了什么描写呢?
  生:心理描写
  师:是的。我们通过对女娲的心理描写了解到她造人的原因。那么你们说说看关于造人的过程又是什么描写呢?在书上找找。
  生1:§6“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 
  生2:§5“她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
  生3:§5掺和,揉团
  生4:§12“她用黄泥做了•••”
  生5:§15“拉下一条枯藤”,“伸入泥潭”“搅成”“挥洒”
  师:这些都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呢?
  生(齐声):动作描写
  师:那造人之后呢?
  生:女娲很高兴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8“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
  师:这是女娲的反应吗?
  生1:不是,应该是§9“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生2:还有§12“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
  生3:§12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生4:§17她又考虑着••••••
  师:那这些是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呢?
  生: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师:对,在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