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7060个字。
初一语文试卷2007.1.31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成绩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诅咒(zǔ)缥缈(miǎo)摩挲(sā)根深蒂固(dì)
B. 陛下(bì)磅礴(bànɡ)徜徉(chánɡ)锲而不舍(qiè)
C. 憧憬(chōnɡ)猝然(cù)应和(hè)骇人听闻(hài)
D. 卷帙(zhì)和煦(xǜ)干涸(hé)茫无涯际(yá)
2.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B.《梦溪笔谈二则》其中的一篇是“以虫治虫”,说的是古代农业生产上利用生物防治害虫。
C.是去做个服装商人挣大钱?还是去从事科学研究过一辈子清贫的生活?伽利略毅然选择了后者。
D.“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2分)
A.陈俊心中的新偶像是刘翔,他说刘翔那个姿势,如同是白驹过隙一般,真爽。
B.“会了吗?如果还不清楚,我给你再讲一遍好吗?”王敬贤真是诲人不倦,同学们谁都这样认为。
C.刘少侠是个刘欢迷,你哼个“大河向东流”什么的,他就会情不自禁地亮开嗓门吼一段,用他的话说,咱本家唱的歌,哪一首旋律我都历历在目,能信口唱来。
D.专家们很快赶来了,经过会诊,大家一致认为,小白的伤势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必须马上手术才能保住性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他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B.上课能不能认真听讲,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C.钟表摆动的嘀嗒声惊慌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
D.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是一闪念的想法。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项为之强(僵硬)明察秋毫(目力)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时有物外之趣(时常)猿鸣三声泪沾裳(数词)良多趣味(贤明)
C.鞭数十(鞭打)便实钉之(用钉子钉)乘奔御风(快跑)
D.至之市(到……去)留蚊于素帐中(在)不以疾也(如)
6.将1—4填在横线上,组成一段文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微风徐来,轻轻地吹动了莲叶
2水珠相激,又形成更多的微小的透明粒子
3水珠滚落水面形成了锦纹般的涟漪
4莲叶上盈满水珠
5莲叶微斜,倾落了大大小小的水珠
A.54213 B.42153 C.42135 D.23145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8分)
一、按要求答题(共25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并在下面打上“×”,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子里。(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加1分)
(1)浏览(2)惊惶(3)陈词烂调(4)一视同仁(5)出手不凡(6)纹丝不动
(7)济身(8)荟萃(9)走头无路(10)相提并论(11)一劳永逸(12)一世无成
改正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1)~(6)每题1分,(7)~(8)每题2分)
(1)奇文共欣赏,。
(2)沾衣欲湿杏花雨,。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5);白铁无辜铸佞臣。
(6)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密密地斜织着。
(7)《三峡》一文中写春冬景色,有动有静、色彩斑斓,并注意从不同角度写景物的特征,如其中的“,”是写从高处往下看到的景物;“,,”是写从低处向上看到的景物。
(8)“,。”《十五夜望月》王建怅然于家人离散,并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苏轼《水调歌头》中所写的这两句诗也许可以让王建得到些宽慰。
9.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完成下列三题。(5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想一想,“如酥”这一比喻好在哪里?(1分)
(2)找出诗中从视觉角度描写初春景物的也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个诗句,并加以品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