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20字。
08现代文专题复习(说明文)
苏觉清
中考考点:(《自测丛书》P47)
1.能根据文章的说明对象,在把握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2.能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理清说明顺序(时间、空间、程序、逻辑);
3.能在了解常用说明方法的基础上(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判断和识别所用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能结合课文相关实例判断和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在此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可以或平实或生动或两者结合。
如何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呢?①通过确切的数字,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②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③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子可举《自测丛书》P52练习四中的第4小题)
考试篇目概述:
一、《凡尔赛宫》(七下)
文章主旨:
说明了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突出地表现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主要内容:
《凡尔赛宫》的题目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全文共7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说凡尔赛宫的方位和艺术价值。在结构上,这句话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说明凡尔赛宫的建筑时间、建筑特色和艺术价值。
第2段先交代了凡尔赛宫的建筑时间。接着用确凿的数据说明其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园林面积。紧接着围绕“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的总体风貌说明其建筑特色。在介绍总体风貌时,说明顺序是:宫殿形状—宫顶—宫殿外壁。
第3段说明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的艺术魅力。作者列举了许多确凿的数字重点介绍了镜廊。
第4段介绍正宫前面的法兰西式大花园。第1句总述,后三句按由远而近的顺序分述,抓住其“风格独特”的总特征。
第5段插叙一段凡尔赛宫修建的历史轶事。介绍这段轶事,主要为了说明凡尔赛宫与富有盖府第的建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可以增强说明文的趣味性,提高说明文的可读性。这一段在结构上起着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部分(第6—7段),说明凡尔赛宫在昔日和今日的重要地位。
第6段说明其在历史上是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第7段说明其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
疑难理解:
1.课文第5段插入了凡尔赛宫修建的一段轶事,这段轶事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段轶事在文中有四个作用:①为了说明凡尔赛宫建筑风格与富盖府第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其富丽堂皇的特征。②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及嫉妒心理。③在结构上起着过渡的作用,承接上文,又引起下文。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2.作者在说明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的艺术魅力时,为什么重点介绍廊境?其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说明,有什么作用?
重点介绍廊境,是因为其出自名家之手,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列举了许多确凿的数字,说明其长、宽、高……这些数字既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又可感受到凡尔赛宫气势宏大,极具艺术魅力。
写作特点:
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插入历史轶事,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说明准确而富有文学性。
语段阅读: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工,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290多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与北宫相衔接,形成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