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40字,共2课时。
  咬 文 嚼 字
  【教学目标】
  1、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教学重点、】
  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法、问答法、讨论法。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作品。
  2、分析第一部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3、理解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情感。
  一、导入新课:
  1、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2、提到咬文嚼字,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下面请大家一起背诵这首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啊?——对,是“绿”字。
  可是这里最初不是绿字,有谁知道王安石最初用的是哪个字吗?
  学生回答,明确:“到”——“过”——“入”——“满”……改了十来次才定为“绿”。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此为例。其实王安石在推敲文字的过程就是咬文嚼字。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4、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在《汉语大词典》上“咬文嚼定”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无一不含贬义。
  5、可是王安石咬文嚼字却咬出了千古名句,这是为什么呢?而今天,当你读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
  (板书课题“咬文嚼字”和作者“朱光潜”。)
  二、作者简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