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9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薛贞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与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掌握概括要点的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其基本技能,学习跌宕多姿的叙事方法和详略得当的叙事结构,多角度审视人物形象。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左传》的相关内容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字词与句式。
  2、探究学习,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
  2、梳理文章结构和内容,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析和讨论结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学生课前预习
  (1)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2)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进一步认识《左传》。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并结合预习由学习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然后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明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