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820字。新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一职中第二学期
  语文科智科竞赛试题
  命题:彭杰     审题:刘锦
  一、古诗词鉴赏(共18分,选择题每题4分)
  (一)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对这首词的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草熏风暖摇征辔”,是说在一个风暖花香的季节,行人却要辞别心爱的人,挥动马鞭,走上了漫长的旅途。
  B、“迢迢不断如春水”,借用眼前的春水,表达了一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穷离愁。
  C、“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劝告想登楼远眺的爱人:“楼太高了,楼上的栏杆已年久失修,千万别登楼凭栏呀。”
  D、“平芜尽处是春山”,是说凭栏远眺,看到的只是一片青草地,即使望到了草地的尽头,也还有青山挡住视线。
  2、关于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对句开篇,通过候馆、溪桥点明旅途,通过梅残、柳细点明时令,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初春的景色。
  B、接着,作者写草薰、风暖、水绿,通过对美好春光的描写,来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使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形象。
  C、下阕变换角度,行人由自己感到离愁的无穷无尽,推想到居家的爱人也一定相同,进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词通过对行人旅途中所见所感和居家爱人登楼远眺的心情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女子的离愁别绪。
  (二)
  里中女
  于濆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注释]机杼:织布工具。杵砧:捣衣工具。越娃:西施。韩娥:是战国时期的歌唱家。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受宠幸,尚豪奢。
  3、“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一联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赏析。(4分)
  4、诗中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75分,选择题每题4分)
  (一)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日:“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之曰:“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 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年荒劝赈,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