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30个字。
2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2)
本试卷共130分(含4分清洁分),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姓名学号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5分)
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diàn(),千年民族梦想的殷殷期盼,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xiè()努力与付出,②一下子会聚成为了只有千日的期待,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飘流在北京的上空。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应改为:。(1分)
(3)划线句是病句,应改为:。(2分)
2.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句子。(11分)
(1)默写<< 渔家傲>>上片: ,。
,,。
(2)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家,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3)辛弃疾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
(4)《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2分)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 齐师伐我(军队)
B. 国:去国怀乡(国家) 夫大国,难测也(国家)
C. 遗:邻人京城仅有遗男(遗留)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传)
D. 属:忠之属也(类) 属以作文以记之(嘱托)
4. 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再续写一句。(3分)
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知道“QQ”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阿Q”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观察下图,按要求回答。(4分)
(1)天明起来上学,发现自己家的房子下的小山变成这个样子,你会怎么想:;
(2)家里的人还浑然不知,你怎么做?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广故数言欲亡。数:()(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答:
8.从选文看,起义的第一步是;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2分)
9.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答:
10.这段文字写的是起义开始的情形,能准确表示起义步骤的三个关键词语是、、(3分)。
11.回顾全文,有一句话既表现陈胜豪壮的性格和反抗的信念,又能表现他出众的宣传才能。试将这句话默写下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