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三备考专项:作文素材巧妇有米
分类:
语文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版本:
粤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94 KB
评级:
时间:
2008/11/27 18:47:23
下载:
本月:1 总计:94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2560字。
高三备考专项积累:作文素材
巧妇有米
东莞市华侨中学 覃克良
一、 材料积累与运用主要注意事项
就目前来看,高考作文主要还是以论文、记叙文或夹叙夹论文章为主。而按中学生的水平,在议论文中,很难写出纯理论的文章,也很难有深度,再加上评论卷教师也不是很喜欢纯理论的作文。因此,高考作文有必要运用一些事实材料作论据。简而言之,就是要积累一些事实材料为高考作文准备。
在第二章我们已经说过,决定高考作文得高分满分的主要几个决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材料典型新颖”。
那么,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作文得低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材料陈旧。有的材料尽管有很强的说服力,但由于被历届考生反复地引用,对于是读者(评卷教师)来说已经毫无新鲜感觉,所以,再也很难打动读者(评卷教师)。因此,考生应该想办法集中新近发生的事实材料,记于心间,以备在考场中灵活应用。
关于材料的收集与运用,须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如下几方面,抓住了这几个方面,考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应用。
(一) 材料要新颖。
在此所说的材料新颖包括两个意思,一是古代的或者说以前的材料,但人们平时较少用的材料;二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材料。当然,新近的时间也是相对而言,一般情况下我们尽可能收集近半年内的事实事材料。在此,我们只讨论第二种情况。
那么,一般情况下去哪里收集这些相关材料,主要有如下几种渠道。一是中央电视台或人民广播电台,或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这些相关媒体的材料都较新。也就是说,书店里的一些现成的所谓作文素材大全之类所收录的素材,不是不可以用,只是这些内容多半是太陈旧或太大众化。
(二) 材料要典型权威。
收集的材料不一定很多,但要有代表性。如道德楷模,感动中国人物等,他 们的事迹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当然,发生在一般的人物身上的事情如果能够代表时代某方面的风貌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不要写如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或爷爷奶奶等等,这些并不是不能写,而是这些人物或他们所说的话语代表性还是不够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相关电视台和网站之外,再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或本地地方政府权威报等是值得浏览的。
(三) 材料要精要。
在典型的基础上,可以有意识地围绕“理想、道德、意志、情感、法纪”这五大主题来寻找材料,每个主题正反都记住两三个典型材料,其中包括中外材料。
(四) 尽可能记住材料主要细节及精神。
一般情况下,按照“地点、人物、事件、前因后果、影响(作用)”等这些主要因素来记住主要事件即可。每则材料能够压缩到60——120字左右即可,不必太长。(本章所收集材料有的篇幅较长,是为了方便考生理解所至)对于这些相关材料平时利用一些零星的时间来阅读就差不多了,对于好的自己选定下来的素材三到五天就回头阅读一下,牢记于心间,并尽可能记住主要细节及材料反映的精神,并想好这些材料可以分别在哪类型的作文中使用,可以怎么来诠释不同的意思,可以用于构造怎么样的作文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五) 材料运用要灵活。
主要注意如下三种形式:
1. 多角度引用。
这里指的是同一则材料,不一定拘泥于某个主题。有的材料,换了一个角度又可以变成另一主题的材料。也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2. 作简要分析。
在议论文中引用材料阿注意作简要分析,不能用材料代替分析。我们发现,考场作文中,有的作文尽管也引用了好材料甚至是很好的材料,但往往只会罗列堆积,没有看到作者的观点,令人感到惋惜。这种作法是不足取的。引用的材料一定要注意结合观点作简要的分析。
3. 间接引用或假托引用。
这主要是指考生对相关材料具体细节记得不太清楚而又很想引用时,所做的临时变通。间接引用就是指引用材料涉及名我或名篇,不直接引名人名言,只是作概括引用,有时甚至连名人名篇都不提及,以概括或假设的形式出现。事实上,本来是张名人说的话或发生在张名人身上的事,如果引用错到变成李名人说的话或是发生在李名人身上的事,反而会因引用错误而失分。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对材料间接引用或假托引用。如“据权威媒体报道”、“有名人说”、“哲人说”、“古语说”、“一位成功人士说”、“据说”等。在这方面,古代文学中有很多文章给我们提供了范例。如: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况《劝学》)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中考作文素材2 通用
阅览纷纭社会,提携考场作文——最新作文素材 通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作文素材积累 通用
2009高考作文素材——热点话题(奥运吹风) 通用
2009高考作文素材——热点话题(大国之思) 通用
作文素材:曹操专辑 通用
“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作文素材与解读 通用
高考作文素材集锦 通用
巧用素材,斐然成文——浅说作文素材之运用 人教版
作文素材:微笑是一种世界语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