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2420字。望海潮
  授课人:安徽省行知中学   方 斌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理解这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3、鉴赏这两首词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4、背诵这两首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少年柳永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礼赞的豪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过程和方法:朗读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品味柳永词的婉约之美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词人内心情感与外在词风形成的关联。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了解词的知识,柳永生平经历及作品特点,讲析第一首词《望海潮》。
  一、课文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宋代苏轼曾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将西湖与西子相比可谓推陈出新,愈发显出西湖全方位的柔美姿态。而南宋还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当然,这只是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吧。
  二、揭示课题《望海潮》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声朗读。
  三、简介“词”的知识、柳永生平及词作特点。
  1、词的别称:“诗余”、“乐府”、“曲子词”、“长短句”。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高峰,习惯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2、柳永(约987—1053):
  初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他出身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前途坎坷,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