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30字。
春云初展即倾人
──说明文开篇技巧解读
【话题引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写好说明文,开头也很重要,古人云“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倾心”。一篇说明文,只有开头写得如初展的春云,引人注目,人们才愿意读下去,才会在脑海里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由此可见,说明文的开头在文章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奠定全文基调的关键所在,因此也是最需斟酌之处。那么,怎样写出精彩的说明文开头呢?读了以下几则美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美文展示】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
毕东海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包围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2400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水星”了。而太阳系的水星,至今没有海洋,上面也没有水。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固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原始地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增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含有0.5%-5%的水,最多的可达10%。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1/800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
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对今天活火山的研究,的确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75%,数量的确很大。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万吨。自地球诞生至今,也不知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一喷发,因为熔岩温度高。把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只有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
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什么是冰陨石?就是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成分是冰。关于冰陨石不仅美国、西班牙等国均有发现,而且在我国也有报道。如1983年我国江苏无锡市就有一块直径50-60厘米的冰陨石降落到地。落到地面的冰陨石比较小,大多在大气层融化掉,它们成了大气水蒸汽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家说,地球一年之中可从冰陨石获得10亿吨水。
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的三种解释,都有一定事实为根据,但这三种解释同样存在偏面性。地球上的水到底是哪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找到最终答案。
选自2008年第2期《中外文摘》
精彩解读:众所周知,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8%,这似乎平淡无奇。但作者别具匠心地作了一个大胆假设:“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包围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2400多米。”这样以来,地球就是名副其实的“水星”,可太阳系的水星却偏偏没有水,经过比较,我们不由得和作者一起发问:这么多的水究竟来自于哪里呢?以此自然引出文中三种科学解释,过渡自然。这种“巧设悬念,留有疑问”的开头方式不仅点明了文章主旨,而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了阅读兴趣。
动动脑:
联系全文来看,第一段中“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属于设问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奇特的两头蛇
杨先碧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著名的古老传说。战国时候的政治家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它就预示着自己马上要死了。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