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5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教案
  胡 敏 林
  一、 教学内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高中必修二第三专题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以“历史的回声”为内容编写课文。它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在于学习如何把握历史瞬间,进行忠实记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所作。面对历史陈迹,遥望江面上的点点帆影,不禁抚今思昔,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词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二、 教学对象
  高二的学生学过一些辛弃疾创造的词,对其词风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学好本词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本课目标设定如下:
  (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3)流利地背诵本词。 
  其中,教学目标一、二、三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教学目标一又是难点。
  四、 教学方法: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充满伤感的词,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它,并主动投入学习?学生如何学习欣赏宋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诵读为主,在声色动人的朗诵中,引导学生走近词作者、走进词境界。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顾及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建立起以品悟性探究为主、以欣赏性理解为目的的学习模式,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尝试写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新教材入选这首词,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之情,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
  五、 学习方法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