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1040字。邵武四中2009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邱绍军
  一、古诗文阅读(4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共9分,每题3分)
  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父旭,武威郡守。永安二年,拜右将军、南幽州刺史。时氐贼数为抄窃,旭随机招抚,并即归附。寻卒官。
  孝宽沉敏和正,涉猎经史。弱冠,属萧宝夤作乱关右,乃诣阙,请为军前驱。朝廷嘉之,即拜统军。随冯翊公长孙承业西征,每战有功。拜国子博士,行华阴郡事。属侍中杨侃为大都督,出镇潼关,引孝宽为司马。侃奇其才,以女妻之。永安中,授宣威将军、给事中,寻赐爵山北县男。孝武初,以都督镇城。文帝自原州赴雍州,命孝宽随军。及克潼关,即授弘农郡守。从擒窦泰,兼左丞,节度宜阳兵马事。时边境骚然,乃令孝宽以大将军行宜阳郡事。寻迁南兖州刺史。
  是岁,东魏将段琛、尧杰复据宜阳,遣其扬州刺史牛道恒扇诱边民。孝宽深患之乃遣谍人访获道恒手迹令善学书者伪作道恒与孝宽书论归款意又为落烬烧迹若火下书者还令谍人送于琛营。琛得书,果疑道恒,其所欲经略,皆不见用。孝宽知其离阻,日出奇兵掩袭,擒道恒及琛等,崤、渑遂清。
  北周大象六月,诏发关中兵,以孝宽为元帅东伐。七月,军次河阳。尉迟迥所署仪同薛公礼等围逼怀州,孝宽遣兵击破之。进次怀县永城桥之东南。其城既在要冲,雉堞牢固,迥已遣兵据之。诸将士以此城当路,请先攻取。孝宽曰:“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今破其大军,此亦何能为也。”于是引军次于武陟,大破迥子惇,惇轻骑奔邺。迥自出战,又破之。迥穷迫自杀。兵士在小城中者,尽坑于游豫园。诸有未服,皆随机讨之,关东悉平。十月,凯还京师。十一月薨,时年七十二。
  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亦有齐人得孝宽金货,遥通书疏。故齐动静,朝廷皆先知。时有主帅许盆,孝宽托以心膂,令守一戍。盆乃以城东入。孝宽怒,遣谍取之,俄而斩首而还。其能致物情如此。
  (节选自《周书•韦孝宽列传》)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寻赐爵山北县男               寻:不久
  B.孝宽托以心膂,令守一戍       戍:城池
  C.北周大象六月,诏发关中兵     发:传达
  D.进次怀县永城桥之东南         次:驻扎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于是引军次于武陟  ②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B.①诸将士以此城当路,请先攻取  ②而乃以手共搏之
  C.①盆乃以城东入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①孝宽知其离阻  ②吾其还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韦叔裕是京兆杜陵人,在他任右将军、南幽州刺史期间,氐族多次抢掠财物,他根据情况,加以安抚,氐人都迅速地降附他。
  B.韦叔裕跟随文帝攻克潼关后,立即担任了弘农郡守,并独立带兵俘虏了大将窦泰,并兼任左丞,统辖宜阳郡兵马。
  C.韦叔裕善于抚慰部下,而且深得人心。有齐人得到他的财物,与他遥通书信。所以,北齐的一举一动都为北周所掌握。
  D.韦叔裕任元帅带兵东伐,先后打败了薛公礼、尉迟惇的军队,并且迫使尉迟迥自杀;至此,整个关东地区被平定。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冬至是每年的(填具体时间)               左右。(1分)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②。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③。
  [注释]
  ①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②维扬:即扬州。③海西头:扬州近海,所以说是海西头。
  (1) 本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2分)
  (2)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
  6、文化经典阅读(10分)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6分)
  A.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
  B.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2) 此选段表明了孟子什么观点?孟子是如何进行阐述的?
  7.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问征夫以前路,                  。
  (2)                ,鸟倦飞而知还。
  (3)桂殿兰宫,                   。
  (4)舸舰迷津,                   。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7)                   ,得仙人之旧馆。
  (8)                   ,听臣微志。
  (9)                  ,则告诉不许。
  (10)                     ,感吾生之行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