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00个字。
  散步教学设计
  教师:山东省博兴县清河学校王兆芬
  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今天我们就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散步》。请打到课本119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文内容。
  生:读
  教师评价(这位同学朗读得不错,很流畅)如果想提高的话,他在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生: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放声的朗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写了几个人,你最喜欢谁,说一下你的理由。(大约3分钟)
  三:研读课文。
  师:文中写了几个人?(大家一起说)你比较喜欢那一个人?
  教师板书: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师: 谁比较喜欢我的母亲,请举手?为什么比较喜欢母亲?(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生:
  重点讲解倒数第二段(在这一段中,母亲一共说了2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学生:因为母亲知道了孙子要走小路的原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孙子想去看看,当奶奶的应该满足孙子的要求。
  老师:很好。那么母亲的这段话怎么读才好呢?谁来试一试?
  (学生读课文)
  老师:同学们注意,文中写道:“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这个转变的过程呢?
  学生:我觉得“还是”两个字带点拖音:“还是——走小路吧。”
  老师:很好。你体会得很到家。母亲的第二句话怎么读呢?
  学生:(大声地)“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老师:用不着这么大声。母亲让儿子背着自己,提这点儿要求用不用事先跟儿子商量商量?
  学生:不用。
  老师:对呀。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
  (老师范读课文)
  师:写母亲除了这个地方,还有哪里,是不是第二段,请同学们度第二段。(请一个同学来读)
  师;我问你,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但是最后还是出来了,为什么?
  生:
  师:他的儿子为什么一定让他出来了?
  生:
  师:还有没有其他意思。你看,散步的有几口人?(学生: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如果按正常的话,是不是还应该有他的父亲,但课文中没有写他的父亲,我们可以猜想,他的父亲可能去世了。那么,我们想一想,如果我没有叫母亲,而是和妻子、儿子,我们3口人出来散步,把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母亲的心理会有什么感受,做儿子的心里又会怎么样?儿子的这份心思,他母亲知道不知道,理解不理解,有没有说出来呢?
  师:理解到这一步,对文章的内涵,才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我们就挖掘出来了。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伴随我们的就是联想和想象,没有联想和想象,读文章是没有趣闻的。只有善于联想和想象,才能把作者想写而没有写出来的东西读出来,进行第二次创作,这才是读课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