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20字。
  咏物诗鉴赏鉴赏要义
  ①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②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③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概念: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猿啼:悲伤风急天高猿啸哀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沙鸥:飘零、伤感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代表诗人:初唐时期,咏物诗的高产作家沈佺期,创作了120余首这类的诗歌,考其内容,是在追求“形似”。直到杜甫登上诗坛,咏物诗才迈上了一个台阶:咏物托意,在刻画物象的同时,寄托思想精神和人生体验。
  独不见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