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9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李白
教学目的:
1、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诗人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2、鉴赏“梦游”的意境。
3、领会作品想象奇特和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4、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1、鉴赏“梦游”的意境。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领会作品想象奇特和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诗人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设想:用PowerPoint制作20张幻灯片,其中包括作者简介、题目解析、课文朗读、补充注释、段落大意、作品背景、文化背景、主题思想、比较阅读和课后作业,既注重课内知识的传授,又兼顾课外知识的延伸;既扩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诵读,在诵读中理清思路,在诵读中鉴赏“梦游”的意境,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的消极反抗和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的体现,在诵读中领会作品想象奇特和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说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一定不陌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今天,我们就随着他的梦境,由剡溪去领略天姥山的仙境美景,感受诗人浪漫情怀和高远追求。(幻灯片1,展示课题;幻灯片2,展示作者简介)
二、解题:
诗人把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形写成诗,留给东鲁的朋友作别。“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可以不拘一格。“梦游”是一种表现手法,并非真梦。本诗既是记梦诗,也是游仙诗。(幻灯片3)
三、整体感知:
1、播放诗歌朗诵,正节奏。(幻灯片4、5、6、7)
2、正音(幻灯片8)
姥mǔ 瀛 yíng 暝 míng 剡shàn 渌lù 栗 lì 著 zhuó 冥 míng 天台 tāi 鸾 luán 悸 jì 怳 huǎng 嗟jiē
或可睹:或许能够看到。 尚在:还在,仍在。
来下:下来,为配合韵脚而颠倒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