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80字。这是能体现新课标理念的高三复习学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思恋结合,难易适中。效果好。
送别诗鉴赏(学案)
编制者:黄小兰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送别诗的特点,把握送别诗各异的情感。
2、掌握通过意象鉴赏送别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了解送别诗的特点。
2、课堂上交流讨论,重点掌握送别诗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3、思练结合,鉴赏几首有代表性的送别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鉴赏古典诗歌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通过意象鉴赏送别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学习难点】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课前作业】 课外完成作业,每人找两三首送别诗,分小组交流讨论:
1、 古人送别有哪些习俗?
2、 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
3、 送别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几种?
【课堂学习步骤】
一、交流作业。
1、古人送别有哪些习俗?
(学生代表发言,展示找到的送别诗,看古人送别习俗。)(投影显示)
2、送别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几种?
(学生代表发言,展示找到的送别诗,看送别诗的情感。)(投影显示)
3、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
(学生代表发言,展示找到的送别诗,看送别诗的意象。)(投影显示)
二、小结 作业完成情况及结果:
1、送别习俗:
2、送别诗的感情类型大致有:
3、送别诗常用意象 :
三、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一)明确“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
讨论:诗人选取的意象与送别诗的感情有什么联系?
1、“柳”与送别情感(以典型诗句为例,讨论后小结)。诗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王之涣《送别》
2、“傍晚”的时间意象与送别情感。诗例:
山中送别 王维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3、“月亮”的时间意象与送别情感。 送友人 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