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10680字。
湖北省 八校
200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襄樊四中 命题人:刘建功 刘 澍 审题人:郭军东
考试时间:2008年12月19日上午9:00—11:30 试卷总分:150分
本试卷第Ⅰ卷为选择题部分由一、二、三大题构成,第Ⅱ卷为非选择题部分由四、五、六、七大题构成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每对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辟谣/精辟 犄角/掎角之势 亟待解决/亟来问讯
B.殉职/徇私 蹊跷/独辟蹊径 量入为出/质量并重
C.喑哑/谙熟 角色/崭露头角 载入史册/载人航天
D.剽悍/骠勇 混蛋/浑水摸鱼 重在参与/与人为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委曲 通讯社 寥若晨星 事实盛于雄辩
B.滥调 综合症 通情达礼 可望而不可即
C.装潢 飨食者 毁家纾难 久折臂而成医
D.和蔼 编者按 雪中送碳 水至清则无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郭老师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这让他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都亲切的叫她“郭姐姐”。
B.流传于宝康、南漳、远安等地的沮水,清丽而诡奇,1985年,号为“巫音高手”的王作玉艺人还能吹奏40多首;2005年,其子王述金仅能吹奏20首。荆楚大地盛炽的巫音已细若游丝,日渐式微.
C.西方媒体惯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报道理念,大量刊登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国家的负面新闻.他们对此还振振有词;坏事件就是好消息.想以此堵住发展中国家对他们的指责。
D.林清玄于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市,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白雪少年》等文集接连问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河南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奇缺》这篇报道,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目前农村师资不仅数量严重缺乏,而且结构极不均匀。
B.都说“小偷过街,人人喊打”,安徽蒙城高某却没有想到,对小偷的一顿拳打脚踢会令自己带来牢狱之灾。
C.多年来,湖北高校一批从事民间文化学习研究的研究生调查的足迹踏遍了荆楚大地,不断发出“濒危”“堪忧”的呼吁。
D.在新浪网就“姚明将退出国家队”这一传闻展开的一项网络调查中,七成以上的受访网民表示理解姚明。他们认为,长期在俱乐部和国家队两头跑的姚明实在太累了,该歇歇了。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媒体关于审计署长沙办违规建房的报道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对此,审计长刘家义认为,“这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B.提起“80后”,人们就会想起它的代表人物: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其实,“80后”是一个丰富的群体,远非这几个人可以代表。
C.秋日,南中国海某水滩头,硝烟漫卷,炮声裂空……一场渡海登陆实兵对抗演练激战正酣。
D.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最高的成就(或者再加上“之一”二字更好些)。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合成生物学,就是通过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物系统,来解决能源、材料、健康和环保等问题。它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学科发展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零件、组件和系统;二是对现有的、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的重新设计和改造,以造福人类社会。合成生物学技术上包括DNA序列的合成和对来自细菌、酵母及植物(如青蒿)等多种生物基因及代谢途径的组装、多基因的精密调控等。
有关抗疟药物青蒿素微生物工业化合成的研究工作是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典范之作。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华泰立介绍说,虽然已有的生物技术足以将有关代谢途径嫁接到大肠杆菌上,但要达到实用的经济效益,其产量必须有七个数量级的提高。经过多年努力,美国科学家科斯林与同事成功地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在大肠杆菌和酵母中合成了青蒿素的前体物质——青蒿酸,有望大幅增加青蒿素产量,降低治疗疟疾
(选自2008年7月28日《科技时报》,有删改)
6.下列对“合成生物学”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