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60个字。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1
第1教时 课题 长征 课型 新授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颜晓燕 审核人 王爱宝 授课时间 
目的要求 知识与能力:理解“腾”“走”“暖”“寒”等字词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互相合作交流,学习夸张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腾”“走”“暖”“寒”等关键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难点:学习夸张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合作、交流、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影片,请看。(多媒体播放《长征  飞夺泸定桥》影片片断)
这激动人心的战斗仅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其实红军长征途中的困难多如牛毛,当我们的红军历尽千山万水,经过千辛万苦,就要到达陕北时,毛泽东主席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地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激发兴趣)
二、背景介绍
1、学生谈关于长征的知识。
2、教师补充
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飞夺泸定桥, 二次备课
教学步骤
      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了解背景,便于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一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纠正)
逶迤(wēi yí)  磅礴(páng bó)  泥丸(wán) 
 岷山(mín)      乌蒙(méng)      云崖(yá)
2、介绍有关律诗的常识(学生说,教师补充)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始于南北朝,形成于唐朝。在平仄、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律诗分五言和七言两种,限定一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或长律。律诗八句,两句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讲究对仗。(这一环节意在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