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14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内文段
  2004年烟台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    )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
  ③池非不深也    (    )
  ④委而去之    (    )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9.“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2分)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1.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了                            的结论。(2分)
  7、是:这  9、D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004福建遂宁市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           ,           ,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1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