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属第五单元(先秦诸子散文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诊断,阐明了施得“仁政”的必要性。由战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了是否“人和”决定战争的胜败;能否施行“仁政”,决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言文教学所需课时为 1 课时。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景导入,走进文本,出示学习目标
. 导入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2. 播放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孟子
◆出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孟子思想,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 准确理解字、词、句含义,掌握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3. 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及词类活用
3. 学习古人逐层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 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