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00个字。

  学科 语文 年级 9年级 上课时间 2015.12.23
  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备课 黄琳杰 二次修改时间
  课型 新课 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字词及句子的意思。
  2、掌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重点 理解重点字词及句子的意思。
  难点 掌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导学准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读熟课文。
  导入目标 同学们,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谁?(生答:孔子)后人称孔子为“圣人”,他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那么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板书:孟子)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习孟子是如何据事论理,来论证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的。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字词及句子的意思。
  2、掌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检测巩固
  1、巩固知识: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名,字,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后人尊其为“”。他主张仁政、王道。《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记录孟子言论、活动的书。朱熹将《孟子》《》《》《》称为“四书”。
  2、齐读课文。
  自学展示 小组合作,互查互教:
  一、自学(设疑自探)
  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带着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学习,不确定的问题做好标记等待合作讨论解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