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630字。广州市学生学业质量抽测高一语文(必修四)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根据课本,按要求填写横线上空缺的句子。注意:(1)题必作,(2)(3)小题选作一题。(5分)
  (1)夫如是, ,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2)个人所知有先后,且知有不同;学生知道的东西老师不一定知道。《师说》中的哪几句话是说明这个道理的?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劝说梁惠王时,提到施行王道要在教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3分)
  如果你的任务就是“扮演”某种角色,那你就变得呆板木讷,就很难把你的角色与内心感觉统一起来;如果一种角色模式根本不提供关于内心世界的信息,那么你和角色最终也只能是分道扬镖。一个真实的人是应该有着自己独到内心体验的人,一个甘于守住自己内心宁静的人,而对于那些令人眼花燎乱的外在风景,他们只报以淡淡的一撇。(1)请你为文中加点字注音:①角 色 ②木讷 (1分)
  (2)上面文字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分)
  3.读王蒙《善良》的开头,完成后面问题(4分)
  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已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1)“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已过了时的字眼”,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用“似乎”?
  (2)请写出两个能概括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代替道德原则的成语。
  4.根据文意,依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另举正面事例,仿写一个句子(3分)
  没有自知之明,其害无穷;有自知之明,则行无过,并能最终走向胜利。马谡自作聪明,刘禅妄自菲薄,不都害己误国,贻人笑柄吗?
  正面例子: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贾谊《过秦论》中的选段,完成5~8题。(14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振长策而御宇内  因遗策
  B.吞二周而亡诸侯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C.收天下之兵  斩木为兵
  D.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7.对文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文中“宇内、六合、天下、四海”都是指整个天下的意思,作者是运用铺陈手法,力图表现秦始皇的功绩之大。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极写始皇之强,突出始皇之强大。
  C.“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这是秦始皇善于治理天下的表现。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5分)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分)
  (二)阅读《失街亭》中的选段,完成9~10题(6分)
  却说司马懿在城中,令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司马昭奉令探了一遍,回见父曰:“街亭有兵守把。”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昭笑曰:“父亲何故自堕志气耶!男料街亭易取。”懿问曰:“汝安敢出此大言?”昭曰:“男亲自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懿大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遂更换衣服,引百余骑亲自来看。是夜天晴月朗,直至山下,周围巡哨了一遍,方回。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