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9190字。
2008-2009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熬夜(áo) 坍圮(qǐ) 灼烈(zhuó) 扶弱济困(jì)
B.炫耀(xuàn) 肆意(sì) 嘈杂(cáo) 蝉蜕(tuì)
C.掺酒(chān) 譬如(pì) 编辑(jí) 蹑手蹑脚(shè)
D.窗槛(jiàn) 唠叨(láo) 砖砌(qì) 瞅了一眼(qi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哀怨 截瘫 甘之如饴 旁征博引
B.祭坛 朦胧 变幻莫测 焦阳高照
C.安详 禁锢 千姿百态 赏心阅目
D.车辙 憧憬 灿烂夺目 众口砾金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最近一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称,尽管美国表面上称要通过外交途径迫使伊朗 ,但以副总统切尼为代表的鹰派已经迫不及待,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不能 伊朗的核野心”,因此美国媒体更频繁鼓吹对伊朗采取强硬 。
A.就范 遏制 措施 B.就范 控制 态度
D.屈服 遏制 态度 D.屈服 控制 措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尽管陈水扁“执政”的八年间在两岸关系上翻云覆雨、兴风作浪,但始终无法改变台湾的主流民意,和平发展仍然是绝大多数民众的企盼。
B.对学术造假决不能兹悲为怀,等闲视之,搞下不为例,而要痛下针砭,正本清源,彻底铲除学术腐败的现实土壤。
C.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张怡宁不论比分领先还是比分落后,都不动声色,体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D.作为一名残疾人,小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自力更生,积极拼搏,终于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达尔文的兰花
1862年,在《物种起源》发表3年后,达尔文出版了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达尔文研究兰花的目的,是要证明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为《物种起源》提供补充材料。
野生兰花有两万多种,花的形状、大小、颜色、香味千奇百怪,但是目的只有一个:用花香吸引昆虫(或蜂乌)来采蜜,花粉沾到了它们的身上,就能帮助兰花传粉。因此兰花的繁衍离不开这些授粉者,不管它有着什么样奇怪的形状、构造,也都是为了适应授粉者。较粉者为了能采到花蜜,也要适应兰花。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兰花和授粉者会一起进化。只有自然选择才能解释兰花构造的由来,这是达尔文研究兰花一书的主旨。
但是有一种原产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却让达尔文感到了为难。这种彗星兰拉丁文学名的意思是“一尺半”,其名称源自它那“令人惊骇”(达尔文语)的花的形状:它有又长又细的花距,从花的开口到底部是一条长达28.6厘米的细管,只有底部3.8厘米处才有花蜜。“什么样的昆虫能够吸到它的花蜜?”达尔文大胆地预测:“在马达加斯加必定生活着一种蛾,它们的喙能够伸到25厘米长!”
1873年,著名博物学家赫曼•缪勒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的哥哥曾经在巴西抓到过喙长达25厘米的天蛾,说明达尔文的预测并不那么荒唐。1903年,这种蛾终于在马达加斯加被找到了——一种长着25厘米长的喙、像小鸟一般大小(展翅13—15厘米)的大型天蛾。它被命名为“预测”。这时候距离达尔文做出预测已过了41年。
达尔文之所以敢于做出这个令人惊骇的预测,是因为他深知自然选择的威力。兰花的花距应该略长于授粉者的喙,这样授粉者在尽量伸长喙去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时,身体挤压到花冠,花粉才会沾到授粉者的身上。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兰花的花距越长,就会迫使授粉者沾到更多的花粉,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反过来,授粉者的喙越长,就越容易吸到花蜜,有更充足的营养,也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如此这般长期互相竞赛的结果,使兰花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天蛾的喙也变得越来越长。
在南非,生活着十几种“长鼻”的蛾类,它们也长着细长的喙,长度可以与“预测”天蛾相媲美,但到目前为止,在当地人们还没有发现细长的花距的花。在马达加斯加还有一种与“一尺半”彗星兰同属的兰花,它的花距还要长,长达40厘米。1991年,美国昆虫学家基因•克里茨基(Gene Kritsky)学达尔文做出预测:在马达加斯加还存在着一种未知的大型蛾类,其喙长达38厘米!
这个预测还未被证实。这种兰花在野外已经绝迹了,靠人工栽培存活了下来。它的传粉者是否也已灭绝?我们只能希望,它能靠吸取其他花的蜜而生存下去。也许塌不着再等41年,又会有一种奇特的天蛾令人惊骇。
5.下列关于彗星兰进化成目前这种形状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使授粉者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时能沾到更多花粉,彗星兰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
B.为了使得昆虫(或蜂鸟)能够采到花蜜,彗星兰的花距才进化成细长的奇怪形状。
C.彗星兰的花距越长,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后代彗星兰的花距也就越来越长。
D.彗星兰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是它和天蛾的喙长期互相竞赛,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