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题立意]
一、观点:凡事当尽己之所能。行者既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终于劳有所获;后悔的是自己有余力再背些石子石块,却没有这样做。如果他当初尽了最大努力,也就无怨无悔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求知,还是做事,都要尽力而为;只要是正事,有意义就应当不遗余力。只有这样才能多些高兴少些后悔,甚至可以无怨无悔。文章以此为中心论点,结合现实中正反典型事例,对比论证。
二、观点:立志要适当,人生须拼搏。蜗牛不乏“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之志,但不该如此脱离实际,超出其能力、条件。当它意识到这一点后,应换个切合自身实际的志向,并为之勤奋努力,最终实现志向。即使志向不切实际,也应该努力进取,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样,一生才有意义。造成蜗牛悲剧的原因,一是立志不切实际,二是缺少拼搏精神和行为。这就启示人们:立志要切合实际,人生须拼搏进取。
三、观点:1、西施角度。西施美在哪里?当然在于她的天生丽质而不是“颦”,颦是因为她心口痛;但东施却不明其理,把表面现象当作实质的东西。所以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会贻笑大方。
2、东施角度。东施去模仿西施为什么会更丑?是因为她不了解自己的容貌特点而盲目模仿,这与当今社会上某些新潮产品盲目效名“奥柯玛”、不正是一个模子里铸出的两个铜钱吗?
3东施角度。东施为什么要去仿效西施?因为东施知道自己长得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模仿的愿望是好的,不模仿,那么她就无望使自己变美些。这比起生得丑却自以为不错,不采取措施“疗治”自己的人,不是更有自知之明么?可见东施是有自知之明的,是值得称赞的。
4东施角度。模仿难免会失败,可是不模仿就永远不会提高,不能改变现状,东施的失败只是技巧上的失误,只要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总会成功的,可见东施勇于改变现状、大胆模仿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5东施角度,东施效颦因其天生长得不美而愈显其丑而被人笑话千古。然而我想假如东施是个美人,也去模仿西施,那又会怎样呢?这样东施自然不会被笑话,但也是绝对不会变得更美,因为美也需要不断创新。一味地模仿别人,会永远停留在别人的后面。
6乡邻角度。乡邻们像对待瘟神一样避开东施,可为什么不去帮助她,向她指出模仿之弊呢?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避而远之的态度在今天显然是不可取的。作为乡邻、朋友、同事、同学甚至是陌路人,也应该学会帮助关心他人。
四、观点:要按规律办事。可怜的蝴蝶,由于被小孩提前把蛹壳剪开,失去了飞舞的本领。蛹变蝴蝶,要有一个脱壳的必然过程,这是自然规律,违背规律,急于求成,就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要按事物发展规律办事。
例文:要按规律办事
可怜的蝴蝶,由于蛹被剪开,丧失了飞舞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