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710字。江西省2009届高三各地名校模拟试卷分类大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整理人:lyphm001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新年雪幕拉开的一瞬间
  陈染
  ①2006年最后一天的早晨,忽然间大雪茫茫,浑然一片。我隔窗向外跳望,柔软的白雪作为这一年的终结,拉上了静悄悄的帷幕。大雪的后面,是一片阔大无际的空无。
  ②我站立窗前良久,转了转疼痛的脖颈,颈椎立刻发出轻微的咔咔声。这疼痛已经维持绵延多日了,我无法写作,无法长时间坐着注视书本和电脑。这莽天阔地之间的帷幕,使我忽然感到该给自己一个段落,也该和自己谈一谈了。
  ③一直以来,我心里总像有什么急事要赶,但它是什么,我似乎并不清楚。在家里时,我急着出去,出去了又急着回来。长久以来,我被那模糊不清的什么事物剥夺了,心不在焉,神不守舍,即使在轻松的聚会上也好像有什么事在脑子里抹也抹不掉,即使到了我喜爱的商城,琳琅满目的物品在我的顾盼间,也分明有一种讲不清楚的什么在我的视线后边隐藏着。
  ④特别是,为了生活,我常常费尽力气地给自己设定理由,说服自己,遵循某种人际规则,即使我是如此地厌恶某些事物,但我总是做得恍恍惚惚、磕磕绊绊,费了很大力气却依然没有别人做得好。从现实生活某种实惠的角度而言,我不能算是成功的。
  ⑤那个经常占据我的是什么呢?难道我真的有什么急事吗?我为何要被它左右?
  ⑥现在想来,在生活中,我经常会冒出一些想法,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常常使我神游事外,目光游离,显现出一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样子。糟糕的是,我急于把它们写出来,落在纸页上,好像那些字本身才是生活。可是,很多时候,我却不能把它们付诸文字。
  ⑦从窗口望出去,一个年轻的红衣女人从对面白雪覆盖的童话般的楼洞里走出来,她抬头看看天空大片的雪花,有点束手无策、踟蹰犹疑的样子,雪花立刻吞没了她帽子的红色或者粉色,她仰着头,往她刚刚走出来的那幢楼的一个窗口眺望。一会儿,一个高大的男人匆匆从楼里奔出,过来牵住她的手,两个人相倚着往外边白皑皑的街道走去……
  ⑧又一个老妇人披着深色的披肩,提着菜篮,蹒跚着从我的视线中走过去,她面朝着被雪片切碎的斑驳的阳光,脸上镶嵌着金色的皱纹。她的篮子里装满红红绿绿鲜翠欲滴的瓜果蔬菜、装满她结结实实的日子以及她沉甸甸的辛苦……
  ⑨也许,她们这一生,什么也不曾书写过。
  ⑩写下来有那么重要吗?追问探究有那么重要吗?
  ○11问题正是缘于此吧。很多时候,我把思考生活当作了生活,清理生活的时间剥夺了生活本身的时间。
  ○12我在想,那些若隐若现躲在我的目光后面的文字是什么呢?从外表上看,它们是一本本书,是追问和探究;可实际上,那些清晰的墨迹,那些零乱的片断,它们算不上什么,他们永远抵不过生活本身的强大。而且,真实的事物写不写出来都存在于那里,意义本身也存在于那里。
  ○13在这新年雪幕拉开的一瞬间,伴随着颈椎发出的疼痛的咔咔声,我忽然决定,不要再让那些漫天飞舞的雪花一般的文字捆缚在身上吧!有一件事我必须立刻让自己明确下来,那就是:我要和正在写作中的《僻室笔记》长久地、心平气和地相处下去——没有时间的捷径,没有身体本钱的捷径,更没有任何意义的捷径,可以囫囵而就,急切成章。
  ○14我伫立在岁末的窗前,漫舞的雪花使我失神滑落一个一闪之念:让我把它当做一个珍爱的人,耐心地、长久地想出下去,彼此守候。
  ○15只是因为,生活本身的意义,比探究生活意义的意义,更为重要。
  16、文章第三段说“一直以来,我心里总像有什么急事要赶”,这“急事”指的是什么?(3分)
  答:                                                                         
  17、文中刻画的“年轻的红衣女人”和“老妇人”两个形象具有什么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                                                                         
  18、文章结尾部分,作者明确了自己的写作“没有时间的捷径,没有身体本钱的捷径,更没有什么意义的捷径,可以囫囵而就,急切成章”。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                                                                         
  19、(4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    )
  A、岁末的一场大雪如同拉上了帷幕,成为一年的终结,引发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与反思。
  B、因为“心里总像有什么急事要赶”,作者做事总是恍恍惚惚、磕磕绊绊的,没有别人做得好。
  C、作者急于要把头脑中冒出的想法写下来,是因为只有付诸文字,生活才确确实实地经过了。
  D、作为一名作家,作者认为思考生活并不等同于生活,清理生活也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E、漫舞的雪花使作者领悟了生活和写作的真谛,作者决定要把它当作珍爱的人长久相处下去。
  16、探究、发现生活的意义(2分),并用文字表达、记录下来。(3分)(意思对即可)
  17、相同特点:认真生活(或“享受生活”)(2分)用意:与作者等生活状态作对比(2分,要点“对比”),表明了“生活本身的意义比思考和记录生活的意义更重要”的主旨(2分,要点“表明主旨”1分,“生活本身比思考和记录生活的意义更重要”1分)。(意思对即可)
  18、岁末年初使作者意识到了不能用赶时间的方式来加速完成作品(1分,要点“不能赶时间”),颈椎疼痛使作者意识到不能用透支身体的方式来加速完成作品(1分,要点“不能透支身体”),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使作者意识到不能用探究生活意义代替生活本身的方式来加速完成作品(2分,要点“不能用探究生活意义代替生活本身”)。因此,自己的写作是不能急于求成的(2分,要点“写作不能急于求成”。表达1分,意思对即可。)
  19、A     D (解析:B、“恍恍惚惚、磕磕绊绊,没有别人做得好”指的是那些作者非常厌恶、但为了生活不得不做的“遵循某种人际规则”的事;C、原文说“好像”惟有付诸文字,“生活才确确实实地经过了”,表明实际恰恰不是这样;E、不是“雪花”使作者领悟了“真谛”,作者要“把它当作者珍爱的人长久相处”的也不是雪花,而是自己正在写作的《癖室笔记》)答对一项得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楞楞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时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