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10字.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整理人:lyphm001
  (四川省绵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幾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颈联中“应”字、“最”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2)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抒发的感情。(4分)
  12.(8分)(1)①“应”字写诗人想象中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的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②“最”字写诗人把雨落梧桐的潇潇声响当作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2分)两字充分表现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2)大雨如注,诗人“房漏”、“床湿”,但他不顾个人生活窘迫,闻雨而喜(2分),表现了诗人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2分)
  (四川省德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1]云低暗度,关月[2]冷相随。 未必逢矰[3]缴[4],孤飞自可疑。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②关月:边关的月亮。③矰: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4分)
  答:                                                                      
  12(l)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独自飞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迟
  疑,只恐遇险。目的;通过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带人飘泊异乡孤独凄凉的情感。
  (形象2分,“孤独”“迟疑”各1分,目的2分)
  (2)首联写“离群”背景,用“行”与“独”作对比,突出了孤雁之孤,也写出了诗人的同情。颔联写失群的原因和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孤雁的神情状态。颈联军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
  (4分,内容正确3分.语言通顺1分)
  (四川省成都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 答:
  12.(8分)
  (1)(3分)“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分)
  (2)(5分) 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之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2分)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怅惆之情(2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1分)
  (四川省自贡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12.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①这首词的上阙写早春景象,抓住了早春景物的特点,极富有情趣,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②“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