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00个字。
  《回延安》教案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新诗,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情真意切,明白晓畅。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齐读、分小组读等,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初步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文学素养的目的。同时,注意理解并体会诗歌中的比兴方法和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综合运用所产生的效果,进一步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设情激趣,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系学习。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在延安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金奖二等奖。解放后,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他的诗歌创作在此时期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回延安》《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都是很有影响的作品。“文化大革命”之后,曾先后担任过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等职务。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受
  1.教师范读全诗,或者听朗读带。注意:(1)朗读时要有充沛而适当的感情,恰当地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2)要求学生在听读的同时划记出课文中的难字生词。
  2.学生自行摘抄词语,并解决其中的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明确:首先请注意理解清楚各个部分的基本意思:第一部分,写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第二部分,回忆当年在延安的革命生活;第三部分,写与延安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第四部分,写今天在延安看到的新貌;第五部分,歌颂延安城的光辉业绩。然后讨论确定。参考答案:回,忆,话,看,颂。
  四、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诗歌第一部分,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的。
  2.请学生标注出这一节中的动词,提问:你认为,诗中最能表现出作者激动心情的动词有哪些? 
  明确:此类动词有:抓,贴,搂,扑等。
  3.品味:如果将上述动词做如下改动,体会一下效果有什么不同。
  手捧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抱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拥在亲人怀…...
  明确: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的意思。“贴”是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延安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抱”和“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至于“扑”,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极度的兴奋和喜悦。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