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00个字。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四单元单元检测45分钟100分
Yunping7811
A卷基础等级评价(3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持之以恒(héng)
B.诘难(nán) 锲而不舍(qiè) 味同嚼蜡(jiá0)
C.滞碍(zhì) 吹毛求疵(cī) 狂妄自大(wàng)
D.诓骗(kuāng) 豁然贯通(huò) 袖手旁观(guān)
2.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是否存在____________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2)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____________事物的真相。
(3)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____________虚心的态度。
A.富余发现拿B.富有发现抱
C.富有发明拿D.富余发明抱
3.比较训练(3分)
三个读书人凑在一块聊读书。甲说:“读书好。”乙说:“好读书。”丙说:“读好书。”请问他们各自的意思是什么?
答: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8海南)认真阅读下面的海报,按要求答题。(6 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明天上午九点,我校学生会将组织一次捐款活动,向四川灾区人民献爱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们,你我的援助是灾区人民能否重建家园的保证。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走向关好的未来!
向阳中学学生会
( 1) 海报在内容与格式上各存在一处疏漏,请指出来。(4分)
答:
( 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答:
二、课内阅读(15分)
阅读下边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5.作者批驳的论点是什么?(3分)
6.请概括第二段的内容。(3分)
7.应该怎样理解“不求甚解”?(3分)
8.作者对读书的观点是怎样的?(3分)
9.结合你的读书实践,谈谈学了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