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10个字。
  词语品析,咀嚼回味——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
  像下面这样的词句品析练习,教材里面有很多:
  《在山的那边》练习二: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4.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春》练习二: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同样,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样的练习从来都有着矫健的身影。
  词语品析,是指导学生理解、分析、品味、欣赏、运用字词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永远不可忽视的学习语言的基本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文本研读活动,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语文味儿浓郁的学习活动;在任何课文的教学中,我们都要关注它的教学设计。
  一般来说,字词品析内容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教师指定或者提出,一种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选择。
  如笔者在原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中组织的有关内容,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都顾及到了:
  活动三,品味一组奇字。
  在本单元中,学习内容之一就是要在大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看看它们是怎样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下面,我们就在“揣摩精彩的词语”上面下下功夫,看句中的动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它们为什么用得好。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③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⑤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