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9550字。
浙江省金华十校
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卷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勉强/强迫 模样/模棱两可 泥沙俱下/泥古不化
B.埋怨/埋没 未遂/ 称心遂愿 应对如流/应运而生
C.堤岸/提防 为难/ 为虎作伥 故态复萌/海誓山盟
D.阑珊/删改 提挈/ 锲而不舍 字斟句酌/真知灼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生命在这里诞生,生命在这里延伸,白衣天使是我们的姓名,救死扶伤,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决不会让白衣受到一丝沾污。
B.“三聚氰胺”,一个原本拗口生僻的化学品名字,一夜之间成了国人耳熟能详的黑色流行语,食品安全也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C.河岸上是曲曲折折的长廊,廊边有木椅,坚实而温和,那木头的容颜在岁月的抚摸下日渐光滑,清晰的文理,显露出岁月的沧桑。
D.抗战期间,梅兰芳身居沦陷区,却不畏淫威,蓄须明智,罢歌罢舞,即便生活逐日困窘,也不改初衷,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骨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国家安监局局长前作客人民网,就安全生产等相关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他指出: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是工作重点,对违法者必须六亲不认。
B.“您认为目前我国校园安全的形势如何?应该怎样预防校园灾害事故?”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两会”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
C.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联通拥有世界第二大CDMA用户群和世界第三大移动通信用户群,在国内电信市场上已经与老大哥—一中国移动鼎足而立。
D.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国家发改委和美国贸易发展署,以及两国的进出口发展银行,将就共同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能源合作十年规划签署相关的谅解备忘录。
B.事实上学术是一种帮助我们条分缕析,帮助我们尽可能认识事物本质或者真相,它本身不是目的,为学术而学术显然是忽略了学术本身的工具性。
C.由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团演出的青奋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场场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
D.人们排起长队,只为了亲眼目睹一条我们身边的“龙”——“中国东阳龙”,一条穿越时空、来自距今约8500万年晚白垩纪的大型草食性恐龙。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 )
①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
②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就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
③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④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⑤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⑥极目远眺,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
6.清人李文甫,少时随老师出游,老师指远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峰,吟了一句,要求学生对句。李文甫低头沉思,见身边一口池塘,绿柳倒映水中,清风吹拂,泛起阵阵涟漪,遂悟出一个对句。请你根据这个故事,把下面的对联补全。(4分)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
7.看了下面的图片后,向一位沉迷网络的同学提出劝诫,你会怎么说?要求:适当利用图片中的形象,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70个字)(5分)
我会这样说:
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我们提出书法是一种文化,并不是为书法下定义,只是一个范围的界定。
时下人们为“中国书法”已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表述的方式各不同,但使用的一个关键词和核心概念是一样的,那就是“艺术”。人们把中国书法定义为艺术是基于中国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把汉字的字形放在“中国书法”作为文化层次的结构中来审视,就会发现,汉字符号的审美效果是在书法文化结构的物态文化层面体现的。在整体的书法文化或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字体书体形态属于物态文化层,这是书法“本体”结构的表层部分。我们看到研究者对“作品”“物态文化层”的分析说明,往往忽略字体得以显示的“物器”、材料本身的质地、色调因素,忽略一件书法“作品”的美是在书体形态与材料形态有机融合中显示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所以人们对书法“物态层”的研究与描述也往往是不全面的。在多层次结构的书法文化中,只就其表层结构进行分析,把它当作书法“本体”、全体,并由此概括其性质并作定义,这种研究思想和方法都值得斟酌。
在对一种文化形态作文化结构的观察中,我们分出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文化层次,以求全面认识其内部结构中的各个文化层次并非具有同等的意义,其中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这个核心部分体现着该文化形态被创造的目的,因而也集中体现着该文化形态的价值、功能。就具体的书法作品来说,展示汉字字迹的形态不是目的,展示出一定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