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4980个字。
河大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检测练习题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兀那( ) 解数( ) 赊欠( ) 差池( ) 呓语( ) 言讫( )
2.填空:(4分)
⑴我们所说的“四大名著”分别是 、 、 、 。
⑵《口技》选自,《大铁椎传》作者。
⑶写出一句《口技》中听众反应的句子。
⑷,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晏殊)
3.说说下列描写所体现出来的人物特点。(4分)
⑴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⑵你看他弄神通,丢开解数,打转水晶宫里,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
⑶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⑷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3分)
⑴会宾客大宴(会:)
⑵既而儿醒,大啼(既而:)
⑶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舒:)
⑷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寝:)
⑸客初至,不冠不袜(冠:)
⑹言讫,不见(讫:)
5.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⑤①②③⑥④ B、⑤③⑥①②④ C、⑤③②⑥④ D、⑤①⑥③④
第二部分:
(一)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6、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 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 、 。(2分)
7、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心情舒畅 B、动作舒缓 C、舒筋活血
8、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9、选文第三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 )(2分)
A、声音由小到大 B、声音由远到近
C、声音由内到外 D、声音由单一到混合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⑵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⑶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11、按要求摘出原句:(2分)
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
文中议论的句子:
12、将选文第三段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13、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2分)
14、你认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