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小题,约9920字。
  上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测试卷
  (2009.01.16)
  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复辟    媲美    庇护权     刚愎自用    大有裨益 
  B.寓居    熨帖    预警机     与会代表    鹬蚌相争 
  C.豢养    宦途    盥洗室     涣然冰释    字迹漫漶  
  D.旗帜    炽热    滞纳金     博闻强识    炙手可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国外一些大银行濒临破产,许多富人的财富大大缩水,其中犹以一些超级富豪为甚。
  B.毋庸置疑,王小波具有蛊惑与召唤的魅力,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由不羁的戏谑、充沛淋漓的才情,是一代人生命深处的“精神家园”。
  C.“现代化”摧枯拉朽的力量远甚于改朝换代,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正走向式微,任何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振兴、宏扬似乎都是一种憧憬或空谈。
  D.要使燃油税一类公共政策不被利益集团绑驾,使公共政策体现效力与公平,必须隔断发改委各专门政策部门与垄断集团的利益关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句可以被括号中成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绝处逢生,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绝地反击)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望尘莫及)
  C.谢晋导演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悲情的电影,他的离去令无数影迷扼腕长叹。就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样,落幕之后是“观众默默的一声叹息”。(痛定思痛)
  D.古人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你老是挑别人的毛病,就不会有真心实意的朋友了。(难得糊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自2008年始开展职位薪酬调查工作。
  B.从瘦肉精、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C.如果只单纯地强调依靠个人的道德修养抵御不良环境的腐蚀,而不从制度上建立起制约个人行为的机制,就不能达到防腐反腐的目的。
  D.中国经济在华尔街金融风暴后,央行迅速调整了利率、汇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确保中国经济稳定而持续地增长。
  5.将下面一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3字。(3分)
  在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公开表示,中国出口货物价格低廉是全球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这对全球经济有负面影响。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他要求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舆论认为,盐川正十郎此举实为罕见,因为在以往历次会议上,与会各国还从未要求单独讨论非成员国的资本自由化问题,而且这也是西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
  6.年轻的苏东坡,恃才傲物,曾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张贴于大门两侧以示自己的学识。没料想,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求教”,请苏东坡认一认他带来书上的字,可书上竟都是些生僻难字,东坡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东坡不免为之汗颜,连道不是,并跑到门前,欲修改那副对联,可苦思不得。现请你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两字,使境界为之一新,以解东坡之尴尬。(3分)
  7.对中国以往一代又一代受众来说,“历史”是由《三国演义》《水浒》这类“小说家言”书写的;现在,在这个所谓的信息时代,“历史”则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书写。然而,人们在荧屏前“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君不见,一些“戏说”在美化皇帝时还有对皇帝的“调侃”,而一些所谓“历史正剧”却只有对皇上的歌颂、崇拜! 因此,对“历史剧”的生产者来说,剧中的“史观”问题其实格外重要。
  对“消费历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你有什么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发挥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呢?余英时认为,这与儒家价值的普遍建制化有密切关系。上自朝廷礼乐、国家典章制度,中至学校与一般社会礼俗,下及家庭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无不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儒家的价值。他强调: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建制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换言之,如果不是由于建制化的发展,儒家思想在古代便不可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了。因此,讨论儒家的现代命运就不能不考察儒家建制这部分。 
  在《现代儒学论》一书中,余英时向读者描绘了自辛亥革命以来儒家思想怎样被迫从各层次的建制中撤退的图景。这些建制包括国家组织、教育系统以至家族制度等等,其中教育系统尤为关键。这是因为,儒家与有组织的宗教不同,它的思想传播中心不是教会组织而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