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80字。
初三作文优秀习作
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二附中初三(4)班 江雯雯
天阴沉沉的,下着细雨。
车棚里挤满了人,默默地等待着公共汽车的到来。大概没想到天会忽然下雨,他们身上都微微地湿了。
汽车还没有来,人群里有了埋怨声:
“这鬼天气,出门还好好的,咋半途就会下雨呢?”
“真晦气!这雨淅淅沥沥的,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该死,8路车怎就这么慢呢,老是慢腾腾的,急死人了!”
车棚里乱哄哄的,埋怨声“嘀嘀咕咕”地进行着。
汽车可听不到这些埋怨,不知道在哪个地方仍旧慢腾腾地走着。
人群渐渐变得安静了,雨好像下得大了些。
“听,什么声音?”
一下子,大家好像从梦中睡醒般,不约而同地支起了耳朵,眼睛里射出几分热切地希望来。
雨声中,仿佛从远处传来“咕噜咕噜”的几声。
失望再次笼罩了大家:“那可不是汽车令人快活的声音。”
仿若泄了气的皮球,美丽的肥皂泡纷纷在人们头顶破裂。车棚里又有些骚乱起来。雨也有些不安静了,忽东忽西地飘舞着,令人心头烦闷。
“咕噜咕噜”,让人失望的声音执着地响着。远处的拐弯处冒出一个推着小车的老大娘,车上绑着两个筐子,不知装着什么。
人们漠然地看着。
“哐当”,仿佛晴天霹雳,小车好像也痛叫了一声,翻倒在地。
顿时,满筐的苹果逃了出来,蹦着,跳着,欢呼雀跃着,满地都是。
“快!”不知是谁大吼一声。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呼啦”,仿佛乌云,急速涌向那些苹果。
拾的拾,捡的捡,抢的抢。有袋子的用袋子装,连小孩手里都拿着两个可爱的大苹果。
老大娘木然地呆立着,嘴唇分明有些哆嗦。
“快,这边!”不知是谁又大吼一声。
人群仿佛得到了命令似的,聚拢过来,纷纷把苹果放进了筐子里。“呼啦”,“乌云”散去,车棚里又重新聚满了那群人。
那些苹果好像调皮的孩子在马路上打闹了一番,重新回到了筐子里,满脸的红润,满脸的兴奋。
老大娘瞧瞧这个,瞅瞅那个,嘴唇哆嗦了几下,可终于没说什么,推着车缓缓地离去了。
人群安静了下来,默默地注视着老大娘离去。
雨也变得安静了许多。
“嘟嘟”,盼望许久的8路车终于慢腾腾地“腾”来了。
人群静悄悄地上了车。车开动起来,分明发出几分“咕噜咕噜”的声响来。
候车的车棚空了,雨仍旧淅淅沥沥的。
生活就是大海,有风高浪急的波澜壮阔,然也有微波细浪的动人美丽。
——后记
点评:
生活中会发生很多琐碎的事情,小作者能抓住一个小小的片段,以“工笔”手法细致描摹写实,营造了一种暖入人心的画面,展现了一副人间真情图。
叙写的手法,以客观的笔触,赋予人物独立自由的活动和性格特征。事件的发展波澜起伏,在渐次推进中逐步展现人物(群体)的性格特征。环境的铺设,结尾的议论都非常自然巧妙。
(指导老师:张光宇)
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二附中初三(2)班 刘 雯
有时候,真实总是在细节中流逝,而更多时候,细节便于微妙处悠然飞扬。
他是我见过的人中最平凡的一个,不高,而且很瘦,他有一辆最古老的脚踏车,装载的不仅仅是两罐煤气瓶,还有他岁月的负担。凌乱的头发下,我总能看到他涨着通红的双眼,那双眼睛里被艰苦留下了纠结的血丝,就那样日日夜夜地缠着他,他的内心应该很憔悴吧!我总是这样固执地认为,但是一天天过来,他却向我演绎着另一派活力。
那一天,我第一次看见他对我笑,那一天也是我第一次对他笑,他笑起来显得更加苍老,我不得不承认。我推着车,他也推着车,只听见他车后的煤气瓶与铁架框互相碰撞,乒乓乒乓地响,我回头看见他跨上车,艰难地骑向远方。那一天,我回家问爸爸那人的来历,爸爸摇头,我很失望。
第二天,还是那条崎岖的路,起起伏伏,我不得不下车慢慢推着走,忽然,我眼前又出现了那个黑黝黝的送煤气的人,让我吃惊的是他竟开口对我说:“放学啦,孩子!”我一时被震惊了,忙地答了一声:“嗯。”“快回家吃饭吧,我看见你爸爸在厨房里忙菜呢!你们上学挺辛苦的,要多补充营养。”我一字一句地听着,那些话里夹着的关心我能够体会。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