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70个字。
  七(上)文言文复习题
  一、古代寓言二则
  1、文学常识
  (1)《郑人买履》作者韩非,朝代战国末期身份哲学家。
  (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朝代)秦相吕不韦(谁)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2)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
  3、一词多义
  (1)度①先自度其足(量长短)②吾忘持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③宁信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之①而置之其坐(代指量好的尺码)②何不试之以足(履)
  ③至之市(到……去)④入水求之(代指剑)
  ⑤是吾剑之所以坠(结构助词不译)
  (3)其①自度其足(他的,指郑人的)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指涉江的楚人)
  (4)市:①至之市(集市)②市罢。(集市)
  (5)自:①先自度其足(自己)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
  (6)而:①而置之其坐(表承接,就)②而剑不行(可是)③而忘操之(却)
  4、重点词语解释
  (1)郑人买履履:鞋(2)先自度其足:量长短
  (3)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4)至之市:到……去
  (5)而忘操之操:拿,携带(6)吾忘持度:度:量好的尺码
  (7)及反及:到,等到(8)遂不得履遂:终于
  (9)宁信度宁:宁可(10)无自信也无:不,没有
  (11)遽契其舟遽:立即,匆忙。契:雕刻
  (12)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所:处所、地方
  (13)不亦惑乎惑:迷惑,糊涂
  5、重点语句翻译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课文内容理解
  (1)《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分别是:
  《郑人买履》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刻舟求剑》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2)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中。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画蛇添足,请君入瓮,叶公好龙,等等。请你再列举一些!
  *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智子疑邻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