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750字。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成语运用的错误类型
  能够正确的运用成语
  教学重点:了解类型很好的运用。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掌握其比喻义或引伸义,若按字面意义去理解,则会跟它的实际意义大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如:不赞一词,若把它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扬的话”,则跟它的正确意义“指文章写得好,不能再加一词一句”(赞:改动)(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大相径庭了。又如:危言危行,它的正确含义是“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端正,正直)(语出《论语•宪问》),其中的“危”,容易误解为“危险”。如果只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地理解,特别容易使人“误入歧途”。汉语中类似的成语还有不少,如: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目无全牛、不刊之论、首当其冲、万人空巷、涣然冰释、细大不捐、火中取栗、不可理喻、从长计议、登堂入室、不足为训、文不加点、一文不名、不绝如缕、功高不赏、高山流水、江河日下,等等。平时复习时,我们尤应关注和积累此类成语,最好逐一过关,不要遗漏。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如:
  1、“破釜沉舟”表面意义是砸破饭锅沉下船,比喻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2、“凤毛麟角”表面意义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实际是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
  3、“猫鼠同眠”即不是表示化敌为友,也非表示宽大胸怀,而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4、“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论和行为。危:正直,不能理解为“危险”。
  5、“三人成虎”是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
  6、“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7、“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清除刻错了的字。“不刊”可更改,不能理解为“刊登”。
  8、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训:准则,不能理解为“教训”。
  9、“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不能理解为“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不能用来理解为“人格低下”。
  11、“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可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2、“久假不归”指长期借去,不归还。“假”是“借”,不能理解为“请假”。
  13、“吊民伐罪”指慰问受苦的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不能理解为“治老百姓的罪”。
  14、“细大不捐”指小的在的都不能抛弃。捐:抛弃,不可理解为“捐款,捐献”。
  15、“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可理解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16、“因人成事”拽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因:依*,不可理解为“因为”。
  17、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18、.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19.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0、.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21、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22、.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24.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25.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26.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27.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28.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