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突出,图片丰富,对比鲜明。有教案,约1610个字。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邯郸市第十九中学牛恒霞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
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优美的语句。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4、通过这篇散文的学习,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揣摩精彩的段落和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难点: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1、课前5分钟,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创设情境。
2、介绍九一八事变,介绍写作背景,导入课题,板书题目:
9、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3、提醒思考:这个题目是个短语,这个短语的中心词是什么?那么这个誓言是谁的誓言?
二、扫清字词障碍
怪诞(dàn )亘古(gèn )默契(qì )污秽(huì )
炽痛(chì )嗥鸣(háo)谰语(lán )
炽痛:热烈而深切。嗥鸣:号叫。
斑斓:灿烂多彩。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亘古:整个古代,从古至今。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污秽:肮脏的东西。丰饶:富饶。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三、播放视频朗读,让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再让学生自由朗读,理解抒情散文所表现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爱国情感。
四、自主探究:
(一)探究一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两段内容,理解全文结构,